說真的~有時我還蠻雞婆的,這個就是在我很關心的朋友有女友之際, 卻發現自己不想定下來,
我和他分享的觀點
其實這是引述President Gordon Hinckley的話, 當時特別記下來提醒子自己的
是當考慮選擇終身伴侶&完成終身大事時, 用來問自己的幾個問題
A: 就你說的問題...我的解讀是~
T:What kind of parent am I prepared to be?
A:我想要成為怎麼樣的父母? 不太了解...這和要當怎麼樣的父母有關嗎?
T:假如依照您的女友是要以結婚為前提, 那麼之後雙方有朝一日會成為兩人共同孕育的孩子的父母吧, 並且在之後的20年間共同養育子女 至成年, 像你我的父母這樣
那麼if 談戀愛3年(girlfriend & boyfriend), 新婚蜜月期3年or less (lovers), 成為父母卻有20年(husband & wife; dad & mom)
因此選伴侶時也在為未來生育的兒女選擇父母, 並且準備自己扮演好這角色
Joanna 曾說她覺得自己沒有遺傳到媽媽的智商, 也曾抱怨媽媽沒選好伴侶
常常省思自己身為母親這個角色, 特別是這段母兼父職的期間,
從而也想起我那位活潑外向多才多藝興趣廣泛的職業婦女媽媽, 儘管盡力而為, 但我身上還是有母親的影子和價值觀
你也想一下固然有些天生而與眾不同的特質,你身上是否具有父母的某些特質呢?
所以選情人¸ 除非不生養兒女, 也會影響自己的後代 & 生活的每個層面
T:Do I want to associate with someone because of his or her popularity only, or do I look for spiritual or moral qualities?
A:這句我不太曉得要如何翻譯比較好
T:翻譯的話: 我想與她(他)交往只是因為她(他)受歡迎, 還是我也尋求精神或道德品格方面的品質?
T:Am I analyzing ou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background, culture, and intellect?
A:我是否分析我們相同與相異之處,在價值觀與相處模式 (背景、文化、智能)
T: Am I prepared to adjust to these differences?
A: 我是否準備好調整彼此的不同之處
T:Do I realize that such adjustments need to be made before marriage?
A:我是否有領悟到必須在結婚之前做這些調整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