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我很想去申請商研所 因為週遭的同事朋友, 很多人不是已經有碩士學位,就是正在進修碩士學位
讓我覺得惟恐自己職場競爭力不足, 加上有朋友說我應該在工作上更有企圖心一些
再來又想到興格來戈登會長也說教育可以打開機會之門, 又考量假如有個MBA, 提升專業知識, 工作更上一層樓, 多賺點錢, 也可以提供女兒更多資源.
於是調查了想申請的學校, 申請日期, 條件, 課程規劃, 師資, 學分, 學費...
連找誰寫推薦信, 如何說服老闆讓我保有這工作去進修, 如何安排時間和金錢都規劃好了, 也告訴女兒這個計畫
然後為了慎重起見, 我做了一個禁食禱告, 把這件事與主商量. 而得到的靈感卻是: 商研所現在不適合我! 很微小很清楚的聲音.
"Family is about time."
然後我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視野來看這件事,11歲的女兒現在是人格定型關鍵期, 需要花很多的時間陪她, 滋養她屬靈. 屬世的需求, 發展她的才能.
這些是每天回家陪她吃飯, 寫作業, 聊天說話, 讀經文.禱告, 了解她的困難挑戰, 參與她的活動, 一點一點的累積. 沒有辦法假手他人,也沒辦法速成.
母兼父職, 現在的工作既符合自己專長, 也不致過度忙碌. 收入供母女二人基本生活已是充足有餘.
於是我推翻自己最初的商研所計畫, 聆聽那微小的聲音.
重新調整所有的社交活動, 減少不必要的電話及活動, 把資源用在最要緊的事情上, 教育自己的女兒.
然後很奇妙的是: 心裡覺得很平安也很快樂.
雖然並不是事事完美, 盡如我所想所求.
可是我知道神的計畫高於人的計畫, 只要讓我們的心思意念與主的旨意相調和, 長期來說就會是對的.
1 則留言:
父母的家教事實上是無限期性的
讀妳寫親子文章 很有感覺是出自於熱愛子女的母親心情
我的教育兒子經驗告訴我
優質的親子教育是持續性的
我們給他的 可能多是同一主題或內容
但他每次吸收的頻率是不同的
PS: Thanks for your comments on my blog's article.
張貼留言